重庆高新区在全国率先探索建设用地土壤环境管理改革
近日,从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召开的“建设美丽重庆 区县在行动”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三场)上传来消息,重庆高新区自今年5月起,率先在全国实施建设用地土壤环境管理改革,创新出台“十条措施”,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重庆高新区近5年对174块建设用地进行了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其中“一住两公”(农用地、未利用地变更为住宅、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的用地)占比超过70%,总计支付调查费用约9000万元,且未发现超标地块。这一举措不仅体现了重庆高新区对土壤环境管理的高度重视,也显示出其在这一领域的先行先试。
此次改革的一大亮点是创新建立地块调查名录制度,并分类实施管理。针对用途变更为“一住两公”的地块,重庆高新区建立了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分类管理名录,包括重点地块、一般地块和其他地块。这样的分类管理使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更加精细、高效。
此次改革还致力于简化管理流程,精准开展修复治理。对于污染情况清晰、关注污染物含量未超过相应规划用地类别管控值,且污染土壤方量小于1000方的地块,不再编制修复方案和开展修复效果评估,只需针对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自主修复合并编制一本报告即可。这样的改革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大大减少了不必要的费用。
此外,重庆高新区还加强了对土壤环境管理的薄弱环节监管,确保土壤环境安全底线不被突破。例如,将实际用途更新为“一住两公”用地的闲置厂房等存量资产用地纳入管理范围,明确土壤污染责任人和土地使用权人责任,以及修复施工安全管控、地质风险监管部门责任。
改革实施以来,重庆高新区已完成7个地块的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其中重点地块2个、一般地块2个、其他地块3个。相较改革前,一般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时间、报告编制时间、调查费用分别节约50%、40%、70%以上,其他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时间、调查表编制时间、调查费用分别节约60%、90%、80%以上。这样的成果不仅证明了改革的成功,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