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此配方流传甚久,版本众多,没有一个确切的原版。据我所见,较为靠谱的一个版本是:公丁香、山奈、肉桂、甘松、甘草各10克,阿魏5克,这些材料混合后,加入一斤的高度白酒进行泡制。建议使用50度以上的曲酒,泡制一个月即可使用。
另一个流传较广的版本是:公丁香、山奈、肉桂、甘松、甘草各50克,阿魏20克,泡3斤的高度白酒。这个版本中药的用量大约是前一个版本的5倍,但白酒只用了3斤。按照常规泡药酒1:10的比例,3斤白酒泡270克中药显然不合适,我认为至少应使用5斤白酒来泡。
尽管版本多样,但大多数都有一个共同点,即阿魏的用量明显少于其他五味中药,其他五味中药的用量基本相差不大。
丁香和山奈在大多数钓鱼药酒中都是核心成分,所以就不再赘述。甘松、甘草和肉桂同样常见,这三味主要是辅助作用,只是辅助的方向不同。甘草主要是增加甜味,中和药材的苦辛味;甘松起到平衡调节其他药材的作用,并能增香;肉桂则提升整体味道的穿透力,让其他几味药材的作用更上一层楼。
特别要注意的是阿魏,俗语说“黄金无假阿魏无真”(其实是黄芪无假),许多钓友在购买阿魏这味药材时就已经犯难了。我知道的阿魏主要有三类:一是黄色颗粒状的阿魏,称“印度阿魏”;第二种是新疆的五彩阿魏,膏状的,时间久了会变硬;第三种是大块状的、类似树根的阿魏,那个其实就是阿魏的根。
从价格上来说,第一种最便宜,第二种最贵;从味道上来说,第二种最浓烈,其他两种稍淡;从效果上来说,效果因人而异。如果从经济实惠的角度考虑,买印度阿魏就可以了,大剂量使用时印度阿魏也是比较好的选择。如果你舍得花大价钱买五彩阿魏,那么建议少量使用。
我个人建议一斤酒泡3克的阿魏差不多,不要超过5克。如果是和其他中药配合使用,如果不是作为主呈味,只是辅助的话,我感觉1~3克就可以了。特别是用五彩阿魏,如果量大,泡出来的都是阿魏的味道了。
我通常是将中药酒用于泡窝料,最多的是泡酒米。但我不建议完全用药酒代替白酒,建议至少对半使用,例如泡一斤米用二两酒,那么可以用一两中药酒和一两普通白酒。
如果前期效果不佳,鱼不敢进窝,那么应该降低药酒的用量,药酒和白酒的比例可以放到1:3或者1:4,即20~25毫升中药酒,75~80毫升普通白酒,这样就不会死窝了。
一般建议是不将药材打碎直接泡制,如果已经打碎或非要打碎,那么更应该稀释后再用。如果直接泡制大米等粮食,我感觉味道过重、刺激性太强,可能会导致死窝。当然,死窝与否和水质鱼情有很大关系,我做了很多次实验都证实了这一点。
网上有很多关于六君子药酒的水底测试,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看看。我看过不少,结果也是意料之中,有些说好有些说不好。这很正常,不仅是药酒,饵料窝料都一样,测试起来都不可能哪里都好用、每次都有效。毕竟鱼情水情不同,钓鱼也是如此,同样的装备饵料,今天在这里爆护了,明天可能就空军了。
我对这款药酒的看法是:效果还是有的,且广谱性还可以,前提是宁淡勿浓,浓度越高不好用的概率就越大。少加点倒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另外,我不太建议单用中药酒泡米或其他窝料,建议添加一些其他的添加剂,如常见的牛b鲫、麝香粉等,选其一即可。
有些人可能会说:加了六君子药酒再加牛b鲫等,怎么知道是哪个起的作用?如果想知道,可以自己测试。泡三瓶窝料,一个只加药酒、一个只加牛b鲫,还有一个两种都加,然后去测试,看哪个诱鱼最快、留鱼最久、钓得最多,这样就行了。
我认为,加牛b鲫、麝香粉的作用就是增加诱鱼性,另外还有染色的效果,加中药酒只是中药的一些成分在水中保持较久,增加了留鱼能力。中药酒并非无敌,不可迷信。资源差时,任何技巧都只是徒劳。即使有资源优势,钓位的选择也更为重要,切勿本末倒置。不要轻信哪种药酒或窝料能将方圆十几公里的鱼都诱进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