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揭露,成都一社会公益服务组织向孩子们收取费用,并承诺通过志愿活动及办理专利证书,可以让孩子在升学过程中获得加分。有的家长因此缴纳了6000元,但两年后仍未获得证书。近日,该公司疑似已倒闭,涉案金额可能高达数千万。
其中一位家长吴女士表示,她原本希望孩子能在办理专利过程中学到知识,同时专利证书可以在小孩升学时帮助加分。另一位涂先生则指出,虽然他顺利获得了证书,但办理费用高达6000元,相比之下,他所在公司办理专利证书仅需一两千元的申请费用。这家服务公司自称是官方平台,但其行为更接近于志愿行为,但总是会有各种收费活动。
这则新闻不仅揭示了专利代理行业的生存现状,也突显了行业的扭曲。
首先,对于不懂专利的人来说,他们可能会认为只要能够对孩子有好处,6000元的价格是可以接受的。
其次,有人可能认为孩子可以在办理专利的过程中学到知识,但实际上并没有。
第三,对于稍微了解专利的人来说,他们可能会认为公司办理专利证书的费用应该只有一两千元。
最后,有人可能认为专利可以帮助孩子加分。
这些问题都指向一个核心,那就是专利对大多数人来说仍然是一个神秘的存在,他们并不清楚其真正的价值和价格,因此会随波逐流。
这反映了中国专利制度在普通老百姓心中的现状。虽然中国已经拥有四十年的专利制度,但大众对于专利的基础知识仍然知之甚少。为什么没有人进行普及和扫盲?为什么总是有人只报喜而不报忧,只宣传取得的成绩,而不提及存在的问题?
从表面上看,这则新闻揭示的是骗子可耻,利用志愿活动的方式来骗取孩子家长对专利证书不了解的信息差进行牟利。
然而,更深层次的问题则是,专利制度近二十年在中国的发展,并没有在普罗大众中取得成功。如果专利证书被认为是一个随随便便一两千块钱就能搞定的东西,那么它的价值就被大大降低了。按照社会平均工资来算,普通人一个月也能申请三五个。
那么,谁还会对专利保持敬畏之心呢?
如果时间倒退回20年前,一个专利的费用就要上万元,你看有几个敢不敬畏专利的。
从另一个角度看,一两千块钱代理费的一个专利和一两万块钱代理费的专利,对真正的创新者而言,最大的区别就是创新者能否享受到将知识变成钱的满足感。
如果一两千块钱就可以,那么我为什么要花费一两万?但在中国的专利制度下,一两千块钱和一两万块钱,本质上没有区别。无论是国家知识产权局评选各类奖项、优势单位,还是法院在判决侵权案时,都没有体现出好专利是与众不同的。
因此,大连理工大学可以继续以2600元的价格招标专利代理机构,同时不妨碍其去竞争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奖项;法院在裁定专利侵权损害赔偿时,实用新型与发明没有本质区别,同样可以获得上亿元的赔偿。
这种环境下,有便宜的谁还用贵的?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这起新闻报道中的所谓“骗子”机构,纵使有千般不好,但至少还收了一个6000元,能够保留代理行业唯一面子的价格,这要比很多专业的、知名的代理机构将代理价格降到4000元、3000元,甚至更低,要好得多。这一价格甚至还高于四川省专利代理师协会公布的最高5830元的服务成本。
谁也不会想到,“骗子”竟然成了为中国专利代理行业守住价格底线的中坚力量。只能说,连专利主管部门都做不到的,一个卷钱跑路的公益组织却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