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产业先行。在这广袤的乡村大地上,一个个村庄正依托特色资源,积极探寻产业发展新路径,让传统农产品焕发新生,成为农民增收、乡村振兴的强大引擎。
大白菜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初冬时节,寒霜已上,记者走进包头市土右旗巧尔气村,一个曾闲置的荒地如今已变成繁忙的白菜加工厂。作为美岱召镇以工代赈的重点项目,这个加工厂已投产试运营。
针对巧尔气村及周边村镇种植“抱头白”、“青麻叶”等多品种白菜的区位特点,美岱召镇引导村委会围绕“一村一品”发展白菜加工产业,进一步壮大集体经济,带动周边村民增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走出乡村振兴新路子。
巧尔气村党支部书记霍建国表示:“我们采用‘村集体+企业+农户’的经营模式,目前加工厂已带动周边村80余名有技术、有劳力的农民就业,特别是困难群众受益最深。其中:项目建设期吸纳脱贫户5人、其他困难群体12人;项目投产期吸纳脱贫户7人、监测户2人、其他困难群体20人。共发放劳务报酬27万余元,预计项目投产后可带动周边白菜种植户个人年均增收1万元以上,带动村集体年均增收12万元以上。”
小土豆筑牢乡村致富根基
在达茂旗小文公乡大井村,万禾淀粉厂外的土豆堆积如山,即将开启一场从田间到商品的“变形记”。
走进厂区,工人们忙碌地将土豆搬运至生产线。经过清洗、过滤、脱水、干燥等工序,一颗颗土豆最终变成优质的淀粉。
万禾淀粉厂负责人贺飞鸿介绍:“我们每年加工2万吨土豆,向周边村民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收购,解决他们的销路问题。工厂每天加工300吨土豆,生产40吨淀粉。一个生产季能生产2000吨淀粉,产品销往深圳、上海、南京等地。同时,我们雇佣周边村民务工,带动大家一起增收致富。”
万禾淀粉厂与当地农户合作,建立起稳定的土豆收购渠道,让土豆变身优质淀粉销往多地,并吸纳村民务工。村民聂其云说:“以前种土豆没有销路,自从淀粉厂建起来,我们又开始种植了,收入也不错。忙完地里还能来厂里打工,多一份收入。”
村党支部书记王双喜表示,2023年在乡党委支持下,村两委向上级部门申请,盘活闲置资源,引入企业家建立淀粉厂,解决了村里土豆销售问题,帮助农户调整种植结构。同时,还计划建恒温库,租给淀粉厂以延长加工期,实现淀粉厂、村集体、村民共同增收。
一颗颗小土豆,成了企业和农户致富的金豆子,优质企业的集聚也为达茂旗乡村振兴提供了澎湃动力。
(包头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杜森,胡雪,通讯员:李景宽,赵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