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剑雄,这位出生于1945年的历史地理学家和人口史学家,以其卓越的学术贡献和人生经历,在中国学术界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从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的职位,到全国政协委员的殊荣,再到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图书馆馆长的新征程,他的人生轨迹始终与学术研究和文化建设紧密相连。
2024年,79岁的葛剑雄从上海迁至深圳,继续致力于他钟爱的学术事业。他如常保持健步如飞的步伐,和旺盛的食欲,对食物没有太多忌口,除了不吃辣。尽管深圳的饮食偏北,葛剑雄却轻松地适应了这里的气候和饮食文化。
葛剑雄的旅行经历丰富多彩,他曾在中学任教时协助公安局办案,也曾随办案过程前往黄山。这些经历,既是他个人历史的见证,也是改革开放前中国社会风貌的缩影。那些年代,工资微薄,外出需单位开具介绍信,旅游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然而,葛剑雄却总能巧妙地“公私兼顾”,利用机会充实自己。
葛剑雄对技术的态度充满矛盾。他是复旦最早使用数码相机和电脑的教师之一,甚至购买了摄像机,却因此遭遇了海关的困扰,最终因不愿违法而支付了高昂的税款。他坚持不使用手机,直到新冠疫情迫使他不得不适应这一现代工具。
尽管葛剑雄对技术持保留态度,他却对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充满好奇,认为只要有利,就值得接纳。他也关注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建设,特别是高校及公共图书馆的资源利用等问题,对此他有着独到的见解和深入的分析。
对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公共图书馆是否能形成真正的联盟,葛剑雄认为需要务实和深入的解决方案。他强调了学校之间的差异和行政上的难题,并呼吁通过简化、优化流通环节,实现资源共享和互惠。
葛剑雄还强调,图书馆在文化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他认为,公共图书馆的真正意义在于为公众提供知识和新信息的平台。他批评了当下一些公共图书馆的运作方式,认为应该通过合理的收费制度,确保公共资源的有效利用,并促进文化的健康发展。
葛剑雄对人工智能的态度是理性而乐观的。他认为,虽然人工智能有很大的潜力,但离真正的智力还有很长的距离。他强调,未来的竞争将不再基于记忆力,而是逻辑推理和分析能力。他呼吁,学者应适应这一变化,提高自身的素质。
葛剑雄以其丰富的知识和人生经验,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建设、公共图书馆的发展以及人工智能的未来应用,提供了宝贵的见解和建议。他的人生故事,不仅是一个学者的人生轨迹,也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
南方周末记者 黎衡 实习生 董嘉迪
责编 李慕琰